犹记得新冠肺炎的新闻爆发初期,人心惶惶,有人感事态严重会造成大量伤亡事件,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本地或可逃过一劫,也有人不以为然地既来之则安之。毕竟重大瘟疫之灾百年一见,许多人都没有经历过,即使有,近代的SARS和本地的立百病毒事件相对较属地方性的流行感染,不至于引发全城甚至全国封闭管制。 进入三月之际,多国沦陷,各地的疫情越来越恶化,大马的情况也严峻有加,7979便开始策划强化防疫的宣导教育。因为,预防比治疗好!我们决定往三大原则下手:保持社交疏离、提倡个人卫生、营造关爱友善。 政府宣布的行管令从18/3开始,然后进入第二阶段有条件行管,到如今复原期行管令至31/12。这大马前所未有的行管令在公布后,一时之间大家无可适从。我们也不断收到讯息,询问7979有什么行动吗? 谈到回应灾难,很自然地联想到去救灾。这是没错的。只是灾难回应是有周期的,简略地可分为三部分:灾难发生之前、之中和之后。比较技术用语是: 哪一个比较重要呢?都很重要。如果 i 做得好,ii就不会那么吃力,iii就更可以省下很多功夫。这疫情很多人看到的是ii,都要去做 ii,这表示我们还算属于爱心社会。但要救援救灾,是有基本准则和伦理需要遵守的。 在还未展开任何“救援行动”之前,首先要做的,就是勘察与评估(assessment) 。那要勘察和评估什么呢?这包括:
为何勘察与评估那么重要?回看大马2014年的大水灾,救援行动期间,几乎所有灾区的人都表示矿泉水过剩,多到可以用来冲凉。好多善心人士和团体不知从何听说灾区缺水,于是一窝蜂到处捐水而导致另一场“灾难”。这是缺乏全面评估勘察和沟通协调的后果。援助若无法符合真正需求,就会造成资源浪费或重叠。 瘟疫爆发初期,口罩和个人防护用品PPE也陷入混乱。那,应该怎样做好评估呢?第一个问题要问的是:“如果我不帮他(们),他(们)会怎么办?”然后全面地探讨最佳的方案。这涉及许多的沟通和协调。马来西亚卫生部的机制和系统,是有世界排名甚至拿奖的。他们测试疑病者的比例比很多国家高,有相当完善的追踪系统。有一天晚上有朋友向我拿卫生部的热线,因为怀疑有原住民村受感染,很多人发烧咳嗽。结果隔天一早,卫生部的医疗队已经入村检验村民。因此,在这情况下,我个人认为,这事真的要相信政府(是指卫生部里公务系统的官员),因为只有他们有能力统一调派发放资源。我们民间组织(包括教会)的角色,是填补政府应灾的空缺(gap),有些事,政府可以做得更好就让她去做。有什么事是民间组织(教会)可以做得更好的,我们就注重在这些事上。因为民间组织若处理不当,恐怕好心做坏事而不自知。 除此,要有效参与救援灾难,更关键的是灾前所做的部署工作。这包括做好备灾工作、认识社区的B40、和参与灾难回应的团体连结、学习勘察和评估等等,当要救灾时,就会降低碰钉和浪费资源的可能性。 但愿基督教机构的应灾工作,能脱离危机回应和做慈善(送东西)为主,走向全盘灾难管理的周期工作(包括防减灾教育和中长期的重建工作)。这样,当疫情或天灾过去,大家都不再当一回事时,重要的部署和规划将仍然进行,社区关怀和经营仍然会延续,而非静等下一轮灾难发生时再来扮演“圣诞老人”。 下载全本杂志,在文末DETAILS处
Comments are closed.
|
Details
下载全本杂志,请点击
|